
全民閱讀活動,讓我真正把心靜下來,去走近路遙的內心世界,走近他的《平凡的世界》,體會著它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對生活的熱愛,感受著形形色色的人們經歷著的冷暖人生。
“這是一部氣勢恢宏的社會歷史畫卷,也是一曲蕩氣回腸的生命交響,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會給年輕人帶來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所謂“向上”,就是自強不息,“向善”,就是厚德載物。路遙,給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他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可以走到多遠?我的內心被打動著、震撼著。
我大抵明白,也許我們生而平凡,但也要有愛和勇氣,在平凡的世界里去創造屬于自己的不平凡。
從1975年2、3月間,到1985年初夏時分,以大時代為背景,以黃土高原為紙,以孫少安、孫少平為筆,以生活為墨,路遙先生用生命繪就了一幅長達十年的社會歷史畫卷,以普通人的視角,帶給世人一個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通篇,我都為一些人和事感動著、惋惜著,也沸騰著。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過度的貧窮而導致的自卑,讓少平的上學生涯變得異常煎熬,他何嘗不想體面地去拿兩個白面饃,那怕是黃面饃也行,他又何嘗不想穿一身體面的衣裳,站在喜歡的女同學面前。但一想到家里的“爛包”光景,他就又覺得自己能有學上就已經很滿足了。在他的心靈深處,比任何人都渴望活的尊嚴。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
“我愿意一輩子和你好”,這是潤葉寫給少安的第一封“情書”,也是唯一一封,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都不如這短短幾個字在這一刻的真情流露,愛情的美好和浪漫,一瞬間給少安充滿坎坷和艱辛的生活注入一股溫暖的慰藉。然而,正當我們準備為他倆的幸福而熱淚盈眶時,生活卻總是用最現實的方式悄悄的“安排”著一切,終究秀蓮成了少安的枕邊人,他不愛潤葉了嗎?不,他愛,正因為愛,他才不能選擇潤葉,真正愛一個人,一定是利他的,少安強烈的自我認知告訴自己,潤葉屬于愛情,而秀蓮才真正屬于生活。
我曾為少安的“不戰而退”而感到惋惜,也曾為他“自私”“狹隘”的愛情觀而哀嘆,但我又不恨他,甚至會為他和秀蓮后來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而感到高興,對于他的選擇和所承受的痛苦,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一份理解和包容。
愛是一種能力,當我們失去這種能力的時候,往往也就不會感受到被愛。潤葉溫柔、善良、美麗的形象,曾一度被她“封心鎖愛”的“自私”行為而幾近毀于一旦。是啊,原來“我愛你”真的可以跟“你愛不愛我”沒有關系,原來真正愛一個人,是情愿付出一切的,包括生命,那怕是最平凡的人,也可以擁有最偉大的愛情。
如果說全篇只有一個痛點,那便是曉霞的不幸。當看到曉霞在抗洪一線犧牲之后,我都不想再往下看了。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
那么光鮮、亮麗,那么青春、倔強,那么自由、美好的曉霞,短短的幾行字,就讓她的生命靜止了,就讓她的笑容定格了。多么燦爛的年紀,還有三四天就是她和少平的古塔山之約啊,她們還有很多個約定要一起去完成,她們還要一起讀書,一起奮斗,一起做好多好多事情。她們用心努力那么多年,愛情才剛剛開始,多么美好的開頭,又是多么悲壯的結局。
曉霞之于少平,宛如生活的理想、生命的燈塔,和曉霞的相遇,對少平來說,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她讓他愛上了讀書,讓他變成一個心里有外面世界的人,不同于哥哥少安,伴隨著成長,他的理想早已走出了雙水村,走出了原西縣,甚至黃原,一直飛向更遙遠的地方。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歲月里,是她,給了他最富足的精神世界。
不幸的是,他注定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而這,必然是艱難的。當然,他深愛著這個家,也深愛家里的所有親人,他更愛他的哥哥,也敬佩和感謝他的哥哥,但是他卻無法按照哥哥的安排“輕輕松松”地在村里生活,盡管他也深刻的認識到他只是個農民孫玉厚的兒子,但他的內心卻強烈地提醒著他,他和少安不一樣,少安辦磚廠掙錢養家,這是他的生活,卻不是我孫少平的。
是的,一旦一個人心里有了更大的世界,那他是無論如何都要出去闖一闖的,那怕沿途布滿荊棘,那怕撞的頭破血流,但求在最好的年華里奮斗過,于心無悔。然而最難得的,往往是穿過荊棘后的一往無前,是頭破血流后的百折不撓。
在生活面前,所有人都在努力著。只不過有些人為了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而努力著,有些人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努力著,還有一些人只是為自己能吃飽飯而努力著。 還有樸實善良、一臉滄桑的玉厚;一身革命情懷卻半輩子沒穿過一雙完整鞋的玉亭;驕傲半生卻又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的福堂;瘋狂追逐心中所愛的金波和潤生;一心只想“投機倒把”、好吃懶做的滿銀;不管自己受多大罪,仍然不允許別人說自己男人一丁點不是的苦命蘭花;還有王世才、惠英嫂,馮世寬、吳斌、喬伯年……從農民到工人、從學生到干部、從攬工漢到省委書記,他們的性格迥異,生活態度不同,際遇也不同,但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酸甜苦辣,也有悲歡離合,都經歷著冷暖人生,共同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上。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
在路遙先生筆下,形形色色近百號人物,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人”。這對于習慣了以“好、壞”去給小說中人物“貼標簽”的我們,可能是難以理解的。
其實人性本無好壞之分,只不過是人們受到時間、空間和角度的限制,才有了不同的看法罷了。路遙先生用這部書告訴我們,他深愛著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們。
所以,愛是偉大的,它可以包容一切。
在漫長而恢宏的歷史畫卷中,十年不過彈指一揮間,雙水村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村落,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絲毫沒有眷顧和??康囊馑?,無情而又執著地朝著既定目標永遠前進。但對于每一個生活在這一時代的普通人來說,十年卻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跨度,三千多個日日夜夜,能發生太多事兒了,每一個被時代選擇的人,都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演繹著不同的人生,難腸、熬煎、憂愁,卻滿眼憧憬,卑微、無奈、痛苦,卻心有不甘,無助、失敗、心酸,卻百折不撓。
生活是簡單的,又是復雜的,是苦的,又是甜的,但是往往痛苦和甜美的又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們這些普通人為了追求更好一點的生活而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我們對待勞動的態度。
柴米油鹽、人情冷暖、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安排了這十六個字,誰也擺脫不了,我們無法定義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和厚度,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至少能活在當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怎樣做,那怕一路荊棘,也能鼓起勇氣并愿意為之去付諸行動,努力奮斗。
用心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每一個愛我們的人,時光匆匆,等到兩鬢斑白、人生垂暮之時,回首過往,唯一經得住時間沉淀的,大概就是“愛”吧,愛那段青春的歲月,愛那片熾熱的土地,愛那雙飽經風霜的手,愛那些相伴一生的人,就連那些曾經受過的苦難和辛酸,此刻都變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就像路遙先生說的,“無論我們在生活有多少困難、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們仍然有理由為我們所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而感到自豪!” 我們在歷史傳記的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轉星移的變與不變,發現世界運轉的知與未知,在詩歌文學的悲歡離合間,體味百態人生的是與非。
“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單?!鄙畈荒艿却齽e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一本好書,值得讀者反復咀嚼。第一遍我們看眾生相,看苦難和人間,第二遍我們看豁達,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第三遍我們看哲學,回想羅曼羅蘭的那句話:“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痹凇镀椒驳氖澜纭分?,我們總能找到祖輩、父輩或自己的影子,正如書名所言,這是個平凡的世界,平凡但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