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先生曾說,院子外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單位的院子里,也有兩棵樹,一棵是核桃樹,另一棵也是核桃樹。
伏過秋至。立秋之后是處暑,處暑之后核桃就該成熟了,核桃成熟的季節就該是秋天的樣子。小時候懵懂的記憶里,核桃是秋天印記,核桃香了整個秋天,一葉知秋,核桃便是。
都說兒時味蕾的記憶是頑強的,它沉浸在我們生命深處,固執地伴我們一生。核桃的果肉甘甜脆爽、清新醇厚、細膩綿長、口齒留香,這味覺始終停留在我的舌尖,刻在我的心底。
單位院子里的兩棵核桃樹,好像樹齡跟我的年齡相仿,但依舊樹干挺拔高聳、舒展昂揚,枝葉繁茂、綠蔭蓋地,像是兩柄擎天的大傘,在盛夏撐起了一片陰涼愜意天地,又像是兩個深情守望者,在秋風里將累累果實掛滿枝頭寓意一年收獲的希冀。
我喜歡核桃樹,感覺核桃樹是很有靈性的一種生命體,聽單位年長的老同志說,這兩棵樹樹齡跟單位歷史一樣長。是啊,記得自己剛到單位時它就已經佇立在這里,只是當時樹的枝干沒有現在這么高大遒勁,枝葉也沒有現在這樣濃蔭蔽日。
時光指間逝,歲月臉上留。如今,不知不覺間,自己從當年那個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青蔥模樣步入了諸事繁忙、奔波勞頓的中年……看著眼前的這兩株核桃樹,它的枝條也在健壯伸展中變得逐漸彎曲,斑駁的樹身上增添了幾多歲月溝壑皺紋,刻下了春華秋實的年輪印記,默默執著對這方土地的深深情意......
望著這兩棵核桃樹,不由自主的哼唱起那首歌“好大一棵樹,綠色的祝福,你的胸懷在藍天,深情藏沃土.......”
這兩棵核桃樹,默默守望、默默陪伴,成為我們不離不棄、不言不語的朋友和伙伴,目送春夏秋冬,靜立晝夜交替。
“葉底青絲乍委纕,枝頭碧子漸含漿?!?/p>
當春姑娘帶著漫天的春汛回歸大地時,春風一邊輕吟一邊撫摸著核桃樹的軀干和枝丫,漸漸地樹上那嫩綠的枝芽從青灰色的枝條上抽出,睡眼朦朧露出笑容,顏色慢慢地由淺綠變成了翠綠,尤其一場春雨過后,那滿眼的綠意讓人的眼睛變得清亮柔和而不知疲倦。
到了夏天,樹上的葉子在陽光下綠得透亮,青綠細碎的小花兒躲在密密的枝葉間悄然成長,隨著最后一朵小花的凋謝,核桃穿著綠中透黃的鎧甲傲然挺立在樹上,一簇簇緊緊依偎在一起,
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小花小草都耷拉著腦袋,小鳥和蟬兒們也鳴叫累了,它卻撐開了一把巨大的綠傘讓它們有了棲身之地。到了傍晚時分,單位進出的人偶爾站在樹下乘涼,風吹枝葉沙沙作響,仿佛是在耐心的傾聽和溫柔的撫慰。
到了秋天,樹上成熟了的核桃不經意間不偏不斜正好落在了頭或肩膀上,仿佛像個頑皮的孩子玩笑打鬧。這兩樹核桃把豐收的果實分給大家共享,輕輕剝開品嘗,嗯,脆脆的、甜甜的、潤潤的、香香的,就是記憶中的味道,仿佛令人回到了童年難忘的時光......最惹人喜愛的,是喜鵲等鳥兒站在枝頭,用尖尖的嘴把核桃從綠殼中鑿出來,啪的一聲掉在地上,喜鵲迅速飛下來用嘴叼著飛到樹上的窩里,和嗷嗷待哺的小鳥兒一起共享美味。這圖景不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時光嗎?
深秋時節,樹葉被染成了金黃色,漸漸地一片片樹葉飄舞盤旋,樹與葉的凄凉分離,令人心懷感傷,心緒延綿,但它沉寂而執著、自由而灑脫地櫛風沐雨,擎起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到了冬天,凜冽的寒風夾雜著飛雪落在了稀疏的枝杈間,它卻沒有被壓垮,迎著風雪依然挺立,抬著頭仰望著天空,一如既往地泰然面對。
春節前幾天,當大紅燈籠和漫天星燈飾裝飾了之后,這兩株核桃樹像是穿上了過年的新衣,瞬間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美麗夜景,吸引著過往居民和群眾走近拍照,合影留念。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里似乎聽見兩棵樹在風中呢喃,一棵在輕吟,一棵在低唱,我自己仿佛也幻化成了核桃樹,在群星閃爍的夜幕下,舞動著輕柔幽靜的美麗,陶醉在核桃夢里輕嗅那永遠清甜流香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