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衷心地感謝銅川礦業公司此次紅色文化故事征集活動,給我們這些曾經在銅川為煤炭事業奮斗過的人們提供這樣一個好機會,讓我們再次拾起筆頭,寫一寫曾經在銅川的那些難忘歲月,我雖然已八十六歲,回想過去內心還是萬分激動,也總徹夜難眠,七十年前在銅川的經歷總是歷歷在目。

付秀英剛參加工作時的照片
一九五四年六月我剛滿十七歲,從河南農村去往陜西銅川探親時,有機會報名參加了當地的招工考試,結果被銅川三里洞礦東北第一建井隊錄取了。就因為我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被分配到辦公室做文書收發工作。
工作期間,我一直很努力,只要領導有安排,我都會積極地去完成。那時我幾乎承包了單位的大幅標語和黑板報。不久還被評為工會積極分子,又被批準加入了共青團,成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一次次榮譽的獲得,也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在三里洞礦,我和廣大職工一起投入到礦井建設中,感到無比的榮幸和驕傲。一九五四年五月份煤炭部下令,由東北本溪礦務局抽調四百八十名年青的精兵強將,由隊長王長雨、總支書記程???、總工程師烏延德、團總支書記張毓禮、工會主席王芳祥、工程科長趙景云等帶隊,到達銅川三里洞支援礦井開發建設。
這支隊伍最終留在了銅川,隨后還陸續從銅川一礦井調來了近百名工人。到了九月份,國家又從北京礦院、撫順煤校等大專院校招來了一批畢業生,給礦上增添了新生力量和技術人才。
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礦上所有干部職工個個斗志昂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克服一切困難,為礦井建設拼搏奮斗,保質保量的超額完成了任務,還多次創造了省和全國記錄,得到了上級的表揚和肯定。
那時的干部職工只有一個自標:克服一切困難,就是為祖國的煤炭基本建設貢獻出所有的力量。
記得那時的堅井的進度,曾多次創造過很好的成績,連蘇聯專家也伸出了大拇指夸贊。但由于當時的條件,有的同志在戰斗中還長眠在了銅川這方熱土。每每想起這些,我這一生都銘刻在心中,永遠不會忘記。

付秀英(前左一)在銅川礦務局籃球隊,參加全國煤炭系統籃球比賽時合影
記得一九六五年八月份,我和愛人王長雨奉命到新疆伊犁支援工程建設,當時我倆只帶了三兒子和小女兒,還有小我十多歲的妹妹。我的公婆及弟妹們,還有我們的大兒子,全部留在了銅川。
我的大兒子很有優秀,當時在基建公司子弟學校讀書,還擔任學校團支部書記,學生會主席。有一天孩子得了重感冒,高燒不退,由于祖父母年紀大了,也沒有給孩子及時治療,就這樣孩子走了。我們在新疆伊犁一周后才知道,但因工作原因,我們都未能回到銅川去。王長雨的弟弟把我那可憐的孩子安葬在了銅川七里鋪的山坡上。
這件事讓我悲痛萬分,我恨自己,也恨王長雨,為什么當時沒有把我的大兒子帶在身邊,孩子的離去也成為我永遠的遺憾和傷痛。
為了祖國的建設,王長雨一直奮戰在新疆近十年。他的父母親和兒子不在了,他都不曾請假回銅川。組織決定讓我回銅川給他父母治病以及最后他們病故,都是我和他弟弟把老人送終安葬的。
回到銅川,我去山上看望了大兒子。在兒子的墳前我大聲哭泣:“爸爸媽媽對不起你,沒有把你帶在身邊,沒有盡責保護你,我們永遠虧欠你的,孩子原諒我吧!我們永遠想你,永遠愛你我親愛的兒子……”
我對銅川和銅川礦區刻骨銘心,這里是我永遠的牽掛。

付秀英與丈夫王長雨合影
因為那里有我和王長雨參與打的數對礦井,有我親愛的領導和工友,還有我健在的弟弟妹妹,有我已去世的公婆,更有我可愛的大兒子。他們長眠在高高的山坡上,看著銅川一天天的發展和變化。
銅川留下了我和丈夫奮斗的青春,還有一直長眠于此的我的孩子,我由衷的祝愿銅川和銅川礦區能夠發展的更加美好,我也??傁牖厝タ纯?,看到了他們也就圓了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