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玉華礦北風井職工食堂就餐的職工對最近的飯菜十分夸贊,原來這是因為大家親手栽種的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蔬菜到了豐收季節,“搶鮮”供應了。
連續幾周,北風井生活區內蔬菜瓜果飄香,大棚里各種時令蔬菜長勢旺盛。碧綠的葉子掩映下,西紅柿個大、味甜、起沙,滿是小時候的味道。一串串紅黃色的圣女果點綴在綠油油的藤蔓上,一根根黃瓜順溜筆直、頂花帶刺、青翠欲滴,香瓜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滿口清香。
礦井職工親手栽植打理的菜園共有兩處。根莖蔬菜菜園子位于生活區西側,占地約600平方米,蔬菜大棚位于職工食堂南側,占地約400平方米。這里原本是一片生活區門前的荒地,在礦井積極改善生活環境中,就如何讓這片地“變廢為寶”花盡心思。經過實地查看,礦黨政動員干部職工包片分工,撿石頭、平場地,焊接鋼管、加固大棚,干的熱火朝天。經過幾年間的開墾澆灌,菜園替代了荒蕪,也給礦區增添了一抹綠意盎然的生機。
面對礦區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的實際,礦井積極總結幾年來種植蔬菜的經驗,去年冬季對土地進行松軟、平整,覆蓋肥料提高肥沃程度。開春后,巧打“春提早、秋延后”的時間差,利用旋耕機平整土地,鋪設耕道。以廢舊材料對大棚支架、排水灌溉系統、橫梁等設施進行修復完善。同時,在大棚東西側加裝了兩根管子做成的暖氣管路,確保大棚保持恒溫。
礦井抓住春耕春播關鍵時期,采用保溫地膜的方式,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義務勞動,種植了圣女果、南瓜、豆角、大蔥、番茄、辣椒、黃瓜、茄子等20多個品種蔬菜。利用滴灌設施直接澆灌蔬菜根部的方式,在節約用水、澆灌均勻的同時,兼顧了大棚內濕度始終適宜,防土壤板結,影響蔬菜生長。

為應對今年夏、秋天氣變化影響,實現穩產增收,礦井充分利用日光溫室大棚的優勢,根據天氣情況,通過卷簾、放風、調光、控溫對大棚內光、溫、水、氣等進行精準調節,幫助菜苗通風透氣。在此基礎上,動員職工建立的魚塘雞舍兔籠豬圈等發揮了大作用,將雞、鵝、豬、兔等禽畜糞便收集晾曬,發酵干燥后形成肥料,為種植綠色、健康、安全蔬菜提供養分,保障給養不斷、蔬菜分批成熟,實現“土地不閑置,月月有收成”。
進入采摘季后,物業公司將采摘蔬菜的時間調整到早8點前和下午5點后,通過錯高溫作業,確保蔬菜品質。每天采摘的時令蔬菜,直接供應職工食堂,無論品質還是口感都很好,深受職工歡迎喜愛。

小小“菜園子”,事關“大民生”。礦井踐行“以職工為中心”的理念,堅持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因地制宜開墾綠色菜園,蔬菜瓜果不僅長勢好、口感佳,降低了食堂采購成本,讓職工吃上綠色、新鮮的蔬菜,守護職工“舌尖上的安全”。